时间:2015-08-05 10:12 来源:未知 浏览: 次
临近截稿,我们的评委活动正在筹备,可是面临源源不断的来稿,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些迟到的作品。因此,美术新青年执委会将艺术家的意见提交给了美术新青年评委会,评委会经过慎重考虑,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将“以画说话——美术新青年”的投稿时间延长至9月30日,并于投稿结束后开始评选工作。还没来得及投稿的青年艺术家们,你们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创作时间,在美术报的平台上绽放光芒。还想报名参加的艺术家们,请准备好你的投稿材料,加入到“美术新青年”的队伍中来吧!
∨
专访新青年推荐人:区础坚
艺术创作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区础坚 出行 130×180cm 2005年
我从事美术教育差不多40年了,教过很多学生。我觉得当下像“美术新青年”这样的青年艺术家推荐活动很好,给年轻艺术家提供了较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在我的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我指导的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写实绘画,“写实”只是一种表现手法,很多流派都可以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去实现,比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等,但不管用哪一种风格都会跟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联系。艺术创作要和生活结合,关注社会问题,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现实世界,要是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艺术就会显得苍白。虽然很多当代艺术不是直接表现生活,但是这些作品表现的情绪和思想都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一种思考。
目前我们国家艺术发展的状况是很好的,创作环境比较宽松,各种艺术风格流派都能够同时并存。相对而言,现在美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以选择的艺术发展方向比过去更加宽广。我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人,现在这个时代与我年轻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了。我们那时学习画画纯粹是对美术的爱好,从来没想过卖画,这种环境有个好处,那时的我们没有功利的想法,很专心,很投入,对物质要求不高。但是现在商业化、市场化以后,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确实比过去更大了,对物质的需求也更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年轻艺术家既要顾及生活又要从事创作,这很不容易。艺术家除了先天的才华外,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更需要一种机遇。
就像人们常提到的“这个时代画家很多,但是大师很少”。真正有志于艺术的青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创作,有时候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困。当然这也需要社会给予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青年艺术家需要社会上的支持,需要展示的平台,社会要大力地去扶持有才能的青年艺术家,让他们有机会展示他们的作品,从而让我们的社会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艺术状态。
除了提供展示的平台以外,还应该适当跟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比如说请有关机构或有实力的收藏家收藏,请拍卖公司拍卖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等,在纯粹的学术活动以外跟经济挂钩,对青年艺术家来说能有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样活动也更能够持久。
区础坚
1950年生于广州;
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油画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小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
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
1982年至198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
1989年至1991年作为访问学者公派留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学习;
1997年起被聘为油画系教授。
(见习记者 周懿 采访 整理)
美术新青年——再掀风暴
即日起,我们向广大青年美术家发出真诚的邀约:
投稿要求:只要你是40岁以下的青年美术家,基于美术报平面媒体推广的特性,投稿艺术门类要求为国画、油画、版画、书法、水彩、粉画、漆画等架上艺术形式。
所有来稿将以作品的质量为唯一标准,参与者请发送1—2张5MB以上的JPG格式电子图片(注明投稿作品名、尺寸、材料),到msbmsxqn2015@163.com即可参加。请附艺术简历及身份证正面清晰图,并留下详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
0571-85311405
0571-85311400
0571-85311834